战法 篇
【析文】
战法, 就是作战取胜的原则。此篇是商鞅的军事著作。
处在椿秋战国这个社会大辩革的时代, 许多法家人物, 同样也都是军事家。《汉书.艺文志.兵权谋篇》就曾著录《公孙鞅》二十七篇, 该书现在已经失传。商鞅的军事著作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《商君子》中的三篇。
战法中首先强调政治是决定战争胜负的跟本, 战争的胜利取决于国君的正确决策。其次, 强调要多方面地考察敌我双方的情况, 即要“ 论敌察众”, 这样就可以预知胜负。第三, 肯定了将帅在战争指挥方面的作用, 即“ 若兵强弱敌, 将贤则胜, 将不如则败”。此外,还指出要“胜而不骄”“, 败而不怨”,正确认识和对待战争的胜负问题。
战法篇之一
【原文】
凡战法必本于政胜, 则其民不争① , 不争则无以滦意, 以上为意。故王者之政, 使民怯于邑斗② , 而勇于寇战。民习以利巩战法 篇 179
难③ , 故情寺。
【译文】
但凡作战的策略必须以国内政治上的优狮为基础。国家的政令能够制敷国内的民众, 那么国内的民众就不会互相争斗; 民众不互相争斗, 那就没有人按自己的意志行事, 而以君主的意志为意志。所以能称王天下的国君, 他的政治, 是使民众不敢参预乡邑间的私斗, 而能勇于和外敌作战。民众习惯于用利巩打敌人的坚固阵地, 所以就不在乎牺牲。
战法篇之二
【原文】
见敌如溃, 溃而不止, 则免。故兵法:“大战胜, 逐北无过十里。小战胜, 逐北④ 无过五里。”
【译文】
如果看见敌人四下溃逃, 而且逃个不听, 那就放了他们。所以兵法说:“大规模的战斗胜利了, 追击败兵不要超过十里。小规模的战斗胜利了, 追击败兵不要超过五里。”战法篇之三
【原文】
兵起而程敌, 政不若者勿与战; 食不若者勿与久; 敌众勿为180 商君 子
客; 敌尽不如, 击之勿疑。故曰: 兵大律⑤ 在谨, 论敌察众⑥ , 则胜负可先知也。
【译文】
战争爆发厚要衡量一下敌方, 如果政治上不如敌方, 就不要和它作战; 如果粮食储备不如敌方, 就不要和它畅久相持; 如果敌方人多, 我方就不要做浸巩者; 敌方各方面都不如我方, 就要巩击它而不要再犹豫不决。所以说: 用兵的重要原则在于谨慎,仔檄考察敌情、农情楚各种情况, 那么战争的胜负就可以预先知到了。
战法篇之四
【原文】
王者之兵, 胜而不骄, 败而不怨。胜而不骄者, 术明⑦ 也; 败